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示阴影区
A.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经济核心区 | B.铁矿和石油资源丰富 |
C.水资源和能源紧缺 | D.是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基地 |
港澳地区产业多向该地扩散,原因有
①劳动力丰富 ②地价低廉 ③多侨乡 ④国家的优惠政策
A.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③④ | D.①② |
该地区工业化进程中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A.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
B.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
C.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 |
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
读世界重要农业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20分)
(1)甲图中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丰富,为发展水稻种植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2)乙图中A和B农业地域类型的农场经营方式一般多为__________________ 经营,都大规模种植的农作物为:A的农作物是_____________,B的农作物是______________; C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
(3)丙图所示D农业地域的主要农产品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甲图中种植业的生产特点是商品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
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人口增长模式是: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
(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人口____________,计算方法是。
(3)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______(填字母),目前按经济发展水平来看,__________国家或地区大多属于该类型。
(4)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基本属于“型”,这主要是因为我们长期坚持____________工作取得的。
(5)B模式的特点是。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中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乙图中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
(2)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其共同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
(3)甲图中表示小麦区的是,表示玉米带的是。(填字母)
(4)乙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该国的部和部,其主要农产品是和。
某市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研究本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关系,通过搜集并查阅相关材料,分别绘制了市区1960年、1990年、2008年的平面示意图。试比较三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最初形成的区位因素主要是,它对城市发展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2)此图反映了该地区的过程,直接表现是。
(3)衡量该过程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是___________,该过程水平的提高是发展的必然结果。
(4)该城市从1990年到2008年的发展变化主要有、 等。
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都市区人口常出现负增长现象。图甲为“部分国家城市人口比重与人均GDP统计图”。
材料二: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12 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2011 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50%,城镇化将成为拉动国家经济的新增长点,但对于目前城市化过程中各种问题我们仍需正视,我们不能走发达国家“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表一是我国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年龄结构变化对比表,图乙表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图丙为“我国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
人口普查 |
人口总数 |
10年增长(%) |
0—14岁(%) |
15—59岁(%) |
60岁以上(%) |
受大学教育人数(每10万人) |
城市化水平(%) |
第五次(2000年) |
12.7亿 |
11.66 |
22.89 |
66.78 |
10.33 |
3600人 |
36.2 |
第六次(2010年) |
13.4亿 |
5.84 |
16.60 |
70.14 |
13.26 |
8900人 |
46.6 |
(1)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在图甲中的____(国家)表现最为明显,这种现象被称为
现象。
(2)结合表格分析,2000~2010年期间,我国突出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合理措施是()
A.社会养老负担明显加重 B.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
C.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 D.城市化速度逐渐加快
E.计划生育F.鼓励生育
G.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 H.吸纳海外移民
(3)结合材料二中的表一、图乙,可看出东部地带城市人口比重最高。对比第五次人口普查,第六次人口普查流动人口达3128万,从迁入区产业结构特点分析,其主要原因是迁入区第_______(一、二或三)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与第_______(一、二或三)产业发展和集聚的需要。
(4)据材料二中图乙、图丙分析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特征:城市化水平不断_______,速度_______;东、中、西三大地区城市化水平差异明显;城市总数量明显______;中小城市数量增加速度______。
(5)简述我国特大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