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旅游景观,尤其需要的是提升感受力和理解力。“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这是宋朝诗人王禹偁谪居陕西时,描述山村风景的《村行》。下面四位同学对《村行》评论,哪些同学的说法是正确的?
甲:“马穿山径菊初黄”中的“菊初黄”同时包含了由视觉、听觉感受到的景象;
乙:“万壑有声含晚籁”中的“万壑”指的是遍布的黄土沟壑;
丙:“荞麦花开白雪香”指的由视觉、嗅觉感到的春天景象;
丁:“村桥原树似吾乡”是由视觉看到的景物,并引发的移情想象欣赏。
| A.甲乙 | B.甲丙 | C.乙丁 | D.丙丁 |
阅读下面四幅图. 回答下题:
四幅图中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分别改造的区位因素是:
| A.温度、地形、水源、土壤 | B.光照、土壤、地形、水源 |
| C.湿度、土壤、地形、水源 | D.通风、地形、水源、土壤 |
图是立体农业、灌溉农业、茶叶园艺农业、热带作物种植业的主要制约条件图,按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 A.①立体农业;②灌溉农业;③茶叶园艺农业;④热带作物种植业 |
| B.①热带作物种植业;②茶叶园艺农业;③灌溉农业;④立体农业 |
| C.①茶叶园艺农业;②立体农业;③灌溉农业;④热带作物种植业 |
| D.①灌溉农业;②热带作物种植业;③立体农业;④茶叶园艺农业 |
图某地区人口结构图,根据此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图说明该地区
| A.人口密度大 |
| B.约10%的人口在郊外 |
| C.城市人口为2500万 |
| D.城市化程度高 |
此人口结构状况,比较符合下列哪个国家
| A.英国 | B.印度 |
| C.巴西 | D.俄罗斯 |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因此,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制约环境承载力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科技水平 | B.人均物质消费量 | C.资源总量 | D.人均精神消费量 |
我国下列地区中,环境承载力最大的是
| A.青藏高原 | B.珠江三角洲 |
| C.新疆南部的沙漠地区 | D.东北平原 |
读下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中②国0~14岁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正确的是
| A.70%鼓励生育 | B.60%计划生育 |
| C.15%采取移民政策 | D.30%鼓励人员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