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B→C与由H→I,DNA的含量加倍的原因相同 |
B.D→E,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
C.由N→R,DNA的含量减少一半,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进入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的结果 |
D.由D→E,DNA的含量减少一半,原因与N→R的过程相同 |
狗色盲性状的遗传基因控制机制尚不清楚。如图为某一品种狗的系谱图,图中涂黑个体均代表狗色盲性状,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可能的是
A.此系谱的狗色盲性状遗传符合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
B.此系谱的狗色盲性状遗传符合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
C.此系谱的狗色盲性状遗传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D.此系谱的狗色盲性状遗传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已知果蝇基因B和b分别决定灰身和黑身,基因W和w分别决定红眼和白眼。下图表示某果蝇的体细胞中染色体和部分基因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萨顿用类比推理法得出果蝇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结论
B.基因B、b与W、w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基因B与b的不同主要在于基因的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
D.若对此果蝇进行测交,后代出现黑身白眼雄果蝇的概率是1/8
下图表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CD段表示同源染色体分开 |
B.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图2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CD段都发生着丝点分裂 |
C.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DE段一个细胞内只含有2个染色体组 |
D.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BC段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0个或1个Y染色体 |
右图中M、m和N、n分别表示某动物的两对同源染色体,A、a和B、b分别表示等位基因,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如图所示,下面对该动物精巢中部分细胞的分裂情况分析合理的是
A.正常情况下,若某细胞含有MMmmNNnn这8条染色体,则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B.正常情况下,若某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此时该细胞的名称为初级精母细胞
C.在形成次级精母细胞过程中,图中的染色体发生复制、联会、着丝点分裂等变化
D.M和N染色体上的基因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
用32P标记果蝇一个精原细胞(含8条染色体)的双链DNA分子,再将该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后期,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数分别是
A.中期4和4、后期8和8 | B.中期8和8、后期8和8 |
C.中期8和4、后期8和4 | D.中期4和4、后期8和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