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A.电子层数 | B.核外电子数 | C.核内质子数 | D.最外层电子数 |
通常情况下,铜不和稀硫酸反应,但是把一小块铜片放入适量稀硫酸中,同时加入X再加热,可以发生如下反应:2Cu+2H2SO4(稀)+X
2CuSO4+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
B.反应物X的化学式是O2
C.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少
D.反应后溶液会由蓝色变为无色
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X Y ZB.X Z YC.Y Z XD.Z Y X
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
A.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B.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
A.为便于观察,在教室内关闭门窗做红磷、白磷燃烧的对比实验
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二氧化碳和氧气
C.在实验室里,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
D.测溶液的pH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其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乙溶液的大
B.将40℃时甲的一定量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液质量不变
C.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D.40℃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加入30g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