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
B.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 |
C.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 |
D.酒精挥发——分子不停地运动 |
用于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A.发出耀眼的白光 | B.放出大量热 |
C.镁带变短 | D.生成白色粉末 |
下列物质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是
A.二氧化硫 | B.氮氧化物 | C.二氧化碳 | D.悬浮颗粒 |
环境被污染后会损害人体健康,下列做法与环境保护无关的是
A.使用无铅汽油 | B.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
C.食盐中加碘 | D.工厂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
在被中央电视台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中,一定涉及到有化学变化的是
A.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 |
B.用工业石蜡给瓜子上蜡“美容” |
C.用硫黄燃烧后的气体熏蒸粉丝 |
D.用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 |
向含有AgNO3、Cu(NO3)2、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人一定量的铁粉,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含Ag+、Cu2+、Zn2+、Fe2+ |
B.滤液中一定含Fe2+,可能含Zn2+ |
C.滤液中一定含Fe2+ ,Zn2+,不含Cu2+,Ag+ |
D.滤液中一定含Zn2+、Fe2+,可能含Cu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