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了我国经济九个方面的趋势性变化,提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辩证法的观点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意味着
①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质的变化
②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
③制约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已经解决
④推动我国解决平稳健康发展的新的体制机制已经形成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13年A国甲企业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处于全国平均水平,M商品的价值量用货币表示为96元,甲企业的年产量为10万件,A国与B国的汇率比为1:8。2014年该企业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同时B国货币对A国货币贬值20%。不考虑其他因素,则2014年该企业生产M商品的价值总量用B国货币单位可表示为________万元。()
A.12500 | B.8800 | C.9600 | D.10000 |
立国之道,惟在富民。近年来,某省财政用于教育、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逐年增长,2014 年达到75.6%。这些支出()
①能够有效促进财政收支平衡
②强化财政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③有助于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④能够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国经济2014年上半年增长7.4%,这一成绩来之不易。下半年,中国必须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节奏,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保证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不超出“上限”。为此,应该()
①通过调整财政支出防止经济出现波动
②通过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
③既防止物价上涨过快又防止通货紧缩
④保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我国正在进行企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改革试点。对于养老金并轨,事业单位的很多代表表示了反对,他们认为企业可以把20%的养老保险缴费转嫁给消费者;但是事业单位不能转嫁给公共服务的对象,必须解决资金来源问题,简单并轨不公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要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协调不同主体的利益关系 |
B.事业单位的非盈利性质可能导致这一改革加剧财政负担 |
C.分配公平不是平均,有收入差距才是公平 |
D.推进事业单位企业化、市场化是解决上述矛盾的最佳途径 |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土地换股权”模式,该模式的实质在于,在农村土地流转和村办企业建设过程中,农民可以将土地承包权作为资产入股,并享受分红。对该模式理解正确的是()
①该种企业属于股份有限公司
②分红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③分红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④可以提高土地流转效率
A.③④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