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0-14岁和65岁及以上)数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数的比。如果劳动年龄人口增多、人口抚养比下降,就可能会出现人口红利,反之人口红利就可能会消失。下图示意某国人口红利消失前后的经济走势(含预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根据材料和图,判断下列推论不正确的是( )
A.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人口抚养比呈下降趋势 |
B.经济减速增长时期人口抚养比可能保持稳定 |
C.人口红利的消失会明显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 |
D.人口红利消失,则经济停止增长 |
为应对人口抚养比转变产生的影响,该国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延迟退休年龄 ②鼓励生育 ③输出国际劳工 ④提高消费水平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四大文明古国产生于()
A.北半球 |
B.工业社会阶段 |
C.采集和狩猎阶段 |
D.后工业化阶段 |
我国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开放时间早、程度高,不是利用了()
A.交通便利 | B.经济国际化程度高 |
C.劳动力资源丰富 | D.土地资源丰富 |
下列四组省区中,全部位于中部经济地带的是()
A.吉林、安徽、湖南、广西 | B.山西、内蒙古、陕西、河南 |
C.河南、黑龙江、江西、湖北 | D.江西、湖北、河北、四川 |
三个经济带排序正确的是()
A.面积大小:中部>西部>东部 | B.发展水平:中部>东部>西部 |
C.人口多少:东部>西部>中部 | D.发展速度:东部>中部>西部 |
内蒙古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牧区,其东部的草场载畜量远高于西部,导致内蒙古高原草场载畜量东西部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
A.年降水量 | B.海拔高度 | C.荒漠化程度 | D.人口密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