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当可变电阻的滑片P向b移动时,电压表的读数U1与电压表
的读数U2的变化情况是()
A.U1变大,U2变小 |
B.U1变大,U2变大 |
C.U1变小,U2变小 |
D.U1变小![]() |
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表示物体必受力的作用 |
B.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表示物体必受力的作用 |
C.若物体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表示物体必受力的作用 |
D.物体的速率不变,则其![]() |
使两个氘核发生聚变,必须使它们之间的距离接近到,接近到核力能够发生作用的范围。温度很高时,由氘原子构成的物质将变为等离子体,已知等离子体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为
,式中
为波尔兹曼常量,T为热力学温度,两个氘核之间的电势能为
为静电力常量,r为核之间的距离,则使氘核发生聚变的温度至少应为
()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A、B两球用劲度系数为的轻弹簧相连,B球用长为L的细线悬于D点,A球固定在O点正下方,且O、A间的距离恰为L,此时绳子所受的拉力为F1,现把A、B间的弹簧换成劲度系数为
的轻弹簧,仍使系统平衡,此时绳子所受的拉力为F2,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为()
A.Fl<F2
B.F1>F2
C.Fl=F2
D.因、
大小关系未知,故无法确定
K—介予方程为,其中K-介予和
介子是带负电的基元电荷,
介子不带电。一个K—介子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匀强磁场中,其轨迹为圆弧AP,衰变后产生的
介子的轨迹为圆弧PB,两轨迹在P点相切,它们的半径
之比为2:1。如图所示,
介子的轨迹未画出。由此可知
介子的动量大小与
介子的动量大小之比为()
A.1:1 | B.1:2 | C.1:3 | D.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