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以下著作与内容不一致的是( )
|
著 作 |
内 容 |
A |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
对农民问题予以高度关注 |
B |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
探索了中国式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
C |
《新民主主义论》 |
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 |
D |
《论人民民主专政》 |
系统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
下表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现象,其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是
厂商/合作者 |
产品/服务 |
成 本 |
苹果(Apple美) |
设计 |
— |
东芝Toshiba(日) |
闪存、触摸屏 |
$ 40.00 |
三星Samsung(韩) |
应用处理器 |
$ 14.46 |
英飞凌Infineon(德) |
相机组件、GPS接收器 |
$ 11.80 |
富士康 Foxconn(中) |
组装 |
$ 6.50 |
注:$是美元的简称——《iPHone手机部分零部件生产情况表》
A.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B.推动信息技术的更新
C.促进中国经济迅速发展D.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有学者说美国的财政中心从华尔街移到了华盛顿。后来,世界金融中心也从伦敦转移到了纽约。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
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关贸总协定的签订 |
C.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
D.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关贸总协定的签订 |
1922年底,列宁说:“我们在集体农场上做了很多愚蠢的事,集体农场不是今日之决策。”而后来斯大林却大张旗鼓开展农业集体化,建立集体农场。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经济政策已完成它的历史使命 | B.苏联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
C.斯大林修正了列宁不务实的政策 | D.苏联开展工业化建设迫切需要资金 |
189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诗人吉卜林在《白人的负担》一诗中写道:承担起白人的负担,将你们培育的最好的东西传播开来,让你们的子弟离家远去,去满足你们的奴隶(殖民地)的需要。这表明吉卜林
A.反对种族歧视的政策 | B.认为欧洲不再是世界的中心 |
C.鼓励欧洲的殖民扩张 | D.认为欧洲应该学习殖民地文化 |
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到图片。据此判断该小组研究的课题是
苏联宣传漫画:华盛顿的“和平鸽”
A.马歇尔计划 | B.苏联解体 | C.柏林危机 | D.美苏冷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