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律疏议·斗讼》规定,对于“挟私弹事不实者”,“挟私饰诈,妄作纠弹者”,处以与“诬告之罪”相等的“反坐”。清代制定了非常完整的互监法,规定“凡定差不公,考核不当,巡按贤者不荐,不肖者不纠,诸御史亦得论劾。”上述古代监察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
| A.立法加强对监察官吏的监督与惩处 |
| B.监察机关与监察权逐步独立 |
| C.监察组织体制不断完善和系统化 |
| D.监察权限和范围不断扩大 |
某班学生在学习《巴黎公社》一课时,对巴黎公社产生了以下四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公社是当时各种偶然因素促成的一个特殊事件 |
| B.公社的成立反映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已呈下降趋势 |
| C.公社是当时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
| D.公社如果建立工农联盟就一定能够成功 |
《全球通史》中写道:“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哲学最终战胜了欧洲其他流派的社会主义学说,他那里程碑式的著作直到今天依然引来了各式各样的解释、批评以及修正。”关于文中“里程碑式的著作”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著作指的是《共产党宣言》 | B.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建立 |
| C.指出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 D.促使欧洲工人阶级开始觉醒 |
北平和平解放的时间是()
| A.1948年11月 | B.1949年1月 | C.1949年4月 | D.1949年10月 |
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主要标志是()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 B.渡江作战与解放南京 | C.三大战役的胜利 |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
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斗争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 B.甲午中日战争 |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D.抗日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