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1787年宪法以分权与制衡为出发点,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这种分权制衡的机制体现在: ①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 ②联邦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之间 ③国会参众两院之间 ④总统与内阁之间(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1953 年6 月24 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 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A. | 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 B. | 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 |
C. | 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 D. | 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
在20 世纪20 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 生产上它是一个农业社会,…… 下管人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ˊ…… 除了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外,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据此可知,近代以来下管村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是
A. | 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 | B. | 农具等制造业和修理业的存在 |
C. | 粮食和菜蔬肉类等的生产 | D. | 纺织和部分土产加工业的淘汰 |
图为波兰开放边境线时的情景,它反映的是
A. | 冷战结束 |
B. | 华约解体 |
C. | 北约东扩 |
D. | 欧盟扩大 |
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
A. | 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
B. | 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 |
C. | 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来求慰藉的心态 |
D. | 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可 |
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闻。这说明
A. | 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 B. | 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
C. | 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 D. | 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