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不借助中介或代表,自己对自己的事务进行直接管理,即人民不间断地直接参与行使权力。所遵循的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
——乔·萨托利《民主新论》
材料二 “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他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的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材料一反映雅典政治的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形成上述政治特点的原因。
(2)材料二中,孟德斯鸠所说的“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采取这种政治体制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西方选择不同的政治制度这一现象的认识?
|
(08山东寿光现代二考)阅读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5分)
|
有人说,如果民国时期实行了孙中山提出的民生主义,农民就会富起来,中国就能避免贫富悬殊的弊病。请依据有关史实略加辩驳。
春秋战国是我国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
![]() |
|||||
![]() |
|||||
|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普天之下,莫非王地;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摘自《诗经·小雅·北山》
材料二有渰(yân)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摘自《诗经·小雅·大田》
材料三邢侯与雍子争田,雍子纳其女于叔鱼以求直,及断狱之日,叔鱼抑邢侯,邢侯杀叔鱼及雍子于朝。――摘自《国语·晋语九》
材料四季孙欲以田赋,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曰:“丘不识也。”
――摘自《左传》哀公十一冬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土地制度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种土地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有什么变化 ?这一变化是如何发生和发展的 ?
(3)材料三说明了这一时期土地关系变化中的一个什么问题?
(4)材料四说明了什么问题?
(5)这一组材料的记载实质上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3年至1920年,全国新设面粉厂47个。1914年前,面粉每年入超。从1915年起,变为出超。1915年至1920年,面粉出超量由0.2895万吨增至17.2485万吨,增加了59倍以上。1913年至1921年,全国华资纱厂的纱锭,也由48.4万余枚增至124.8万余枚,增长了157.9%;织布机由2016台增至5825台,增长了188.9%。
材料二:欧战结束后,欧洲各国的面粉工业迅速复兴,从1921年起就开始抵制中国面粉的输入。1922年后,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面粉和小麦开始大量输入中国,外资在华面粉工厂也开始扩展,使中国的面粉工业很快遇到了萧条的厄运。1922年6月,上海的面粉厂开工者占总数的75%,7月份减少至40%。1922~1926年,江苏省有5家新面粉厂成立,而倒闭者则达7家;天津的10家面粉厂有4家倒闭,其余6家屡经改组仍难以维持;东北的面粉厂则由原先的近30家减至十几家。
——以上材料均摘自岳麓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Ⅱ》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中国民族工业怎样的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都有哪些?
(2)材料二说明了中国民族工业怎样的发展状况?依据材料,回答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3)综合以上两则材料,你能得到什么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