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载,明朝中后期“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藏,其富甚于新安。”材料表明当时( )
| A.奢侈品贩运是商人致富的主要手段 |
| B.形成地域性特征明显的行业商帮 |
| C.富商大贾大多以垄断经营敛财 |
| D.资本主义萌芽促进贸易的繁荣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摩根索曾向美国参议院指出,美国要建立一种世界体系,以便让“企业家们可以按照商业原则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战争结束后,这一建议体现为( )
| A.冷战秩序的建立 |
| 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署 |
| C.世界贸易组织建立 |
| D.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 |
1965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曾说:“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她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材料反映了( )
| A.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趋向崩溃 |
| B.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的困境 |
| C.美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支配地位 |
| D.世界货币体系内部的欧美矛盾 |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向欧洲国家发出邀请以共同制订经济复兴计划。马歇尔称,这个计划“不是针对哪个国家,也不是针对哪一派信仰原则,而是针对饥饿、贫穷、绝望和混乱”。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冷战由此正式开始 |
| B.西欧的复兴对美国有利 |
| C.该计划无政治目的 |
| D.美国为此成立世界银行 |
梅光迪说:“吾国近年以来,崇拜欧化,智识精神上,已惟欧西之马首是瞻,甘处于被征服地位。欧化之威权魔力,深印入国人脑中,故凡为‘西洋货’,不问其良否,即可‘畅销’。然欧化之真髓,以有文字与国情民性之隔膜,实无能知者,于是作伪者乃易售其术矣。国人……对于本国一切,顿生轻忽厌恶之心,故诋毁吾国固有一切,乃时髦举动,为戈名邀利之捷径。”以下事件与上述说法相符的是( )
|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梁启超一直推崇欧美,但是民国八年游欧归来后,发表《欧游心影录 新大陆游记》,正式宣布科学破产,开始埋首整理国故。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
| A.法国大革命的冲击 |
| B.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
| C.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打击 |
| D.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