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绍玢说:封建制下,分封诸侯尽心孝忠于王;其不善在于封国势力发展后,不贡不朝,争为雄长;郡县制之善,在于无封建制下的尾大不掉之弊,其不善则在于由于实行流官制,官民不悉,官视民如路人,民亦貌承于官。因此,他主张:“仍郡县之制,师封建之意,亦曰久于其任而已。”作者旨在说明 ( )
A.封建制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不利于中央集权 |
B.郡县制利于中央集权不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 |
C.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取代封建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
D.封建郡县均有利弊应在中央集权之下分权于地方 |
战国时期的某一天,一些思想家聚在一起进行讨论,根据下列几段文字:“兼相爱,交相利”、“人无有不善”.“明主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判断哪些学派的思想家参加了这次聚会()
①儒家②道家③法家④墨家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战后美国建立起布雷顿森林体系并策划成立了联合国,二者都是()
A.调整世界经贸与金融关系的支柱 | B.使世界朝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
C.当时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和方式 | D.有利于美国操纵![]() |
某学者写道:“(经济全球化时代)富国尽管受到新的竞争的巨大压力,毕竟日子好过得多,……穷国自己又怎样呢?……我们必须养成一种持怀疑态度的信仰,避免教条,善于听和善于观察,努力明确目的并使之逐渐完善,选择更好的手段以促其实现。”该学者认为“穷国”面对全球化应该持有的态度是()
A.怀疑、选择 | B.排斥、抵制 | C.独立、自强 | D.顺应、理性 |
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在其科普名著《枪炮.病菌和钢铁》中说:“就整个新大陆来说,据估计在哥伦布来到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印第安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病菌,因此对它们既没有免疫能力,也没有遗传抵抗能力。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做杀手的头把交椅。…… 一个曼丹人村庄里的人口在几个星期之内就从2000人急剧减少到不足40人。”从世界发展趋势角度看,它给我们今天最大的启示是()
A.在西欧殖民扩张过程中病菌是第一“杀手” | B.西方发达国家有责任帮助落后国家脱贫 |
C.高度重视“全球化”进程中的负面影响 | D.全世界都要加强对“流行疾病”的防![]() |
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
A.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 B.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 |
C.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赋税 | D.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