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一幅题为《日本的泥脚》(1938年)的漫画。导致画中情形的重要因素有( )
①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 ②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
③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顽强抗战 ④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有力牵制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经济学家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认为: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也没有为环境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他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可能是全球化
A.推动了世界贸易的规范化 |
B.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风险 |
C.促进了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
D.促进了国际资源的优化配置 |
下图中,最初没有参与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是哪一国家?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表是20世纪50~7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简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国家或地区[ |
美国 |
欧共体 |
日本 |
||||
联邦德国 |
法国 |
意大利 |
英国 |
||||
占世界 GDP 比重 |
1955年 |
36.33% |
3.9% |
4.5% |
2.2% |
4.9% |
2.2% |
17.5% |
|||||||
1976年 |
24.9% |
6.8% |
5.8% |
2.8% |
3.1% |
8.1% |
|
21.7% |
①20世纪50年代,美国确立了经济霸主地位
②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呈现三足鼎立格局
③日本经济的发展得益于政治大国地位的确立
④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出现区域集团化趋势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①②D.①②③④
某学者把苏联(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场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追随理想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回归理想的实验”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凯恩斯主义 |
C.实行国家福利制度 | D.斯大林模式 |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是
A.发生在工业化典型的英国 | B.发明了新型的交通工具 |
C.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动力 | D.促成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