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历史系教授阎步克研究认为:中国古代官制中存在着两类官职,一类承担兵刑钱谷、监察考选等实际行政职能,即“职能性官职”;另一类则主要用于安排官僚品位高下,属“品位性职类”。秦汉以后,官职复杂多变,每一细微变化都折射出相关政治变迁。 (阎步克:《论中国古代官制的品位与官阶》)下列有关解读中不正确的是( )
| A.秦汉“以吏治天下”,禄秩等级从属于职位的色彩浓厚 |
| B.魏晋官僚“士族化”,等级品位因素发展到历史新高度 |
| C.唐宋入仕者皆授官阶, 说明已基本摆脱魏晋品位的影响 |
| D.明清以职能官职为主,与专制皇权的高度强化紧密相关 |
关于《十二铜表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颁布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平民的利益 | B.内容广泛,条文明晰 |
| C.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 D.属于公民法范畴 |
下列关于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的社会政治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①一切官职人员均由抽签选举产生②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③向所有公职人员发放工资④公民观赏戏剧可以获得“观剧津贴”
| A.①③④ | B.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以下各项为雅典不同时期的民主改革措施,其出现的先后顺序为()
①建立五百人议事会,各部落轮流执政
②向公职人员发放工资
③按财产多寡划公民为四个等级
| A.①③② | B.①③② | C.③①② | D.③②① |
为改变“诸王大臣签议既定,虽至尊无如之何”的局面,康熙所采取的措施是( )
| A.设立内阁 | B.设立南书房 | C.设立军机处 | D.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 |
《明史》太祖本纪记载,“十三年春正月戊戌,左丞相胡惟庸谋反,及其党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伏诛。”事后明太祖所采取的措施包括()
①罢中书省②废丞相③更定六部官秩 ④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
| A.①②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