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1972—1988年中美贸易统计表(单位:百万美元),据此可知( )
| 年份 |
中国的出口 |
中国的进口 |
| 1972 |
32 |
60 |
| 1975 |
156 |
304 |
| 1980 |
1059 |
3755 |
| 1985 |
3865 |
3856 |
A.文化大革命期间中美经贸往来和外交关系严重受阻
B.与苏争霸处守势导致80年代美对华贸易出现逆差
C.中国外交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变化推动中美贸易发展
D.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动推动中美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明朝时,浙江的棉纺织业出现“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长期如吾土,小民似纺织所成,或纱或布,侵晨人市,易棉花而归,仍治而纺织之,明旦复持以易。”这段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当地出现资本主义关系的萌芽 |
| B.大量棉纱纺织品投入市场 |
| C.有的城市发展成为棉纺织业中心 |
| D.商品经济渗透到浙江农村 |
方田均税法和一条鞭法当时都遭到大地主反对,主要是因为这两种税法
| A.把徭役和杂税分摊到田亩上 |
| B.只征收实物 |
| C.按田亩多少征税 |
| D.必须把实物变卖成银两交纳 |
下列农作物传人我国的先后顺序是①胡萝卜②占城稻③甘薯④胡椒
| A.①②③④ |
| B.①④②③ |
| C.④②③① |
| D.②①④③ |
下列关于古代四川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三国时期丝织业比较发达 |
| B.唐朝时有著名的绞锦产地 |
| C.北宋时丝织技术水平居全国首位 |
| D.明朝时有著名的木材市场 |
下列反映北宋社会经济发展的是①浙江、淮河流域种植了占城稻②长江、淮河流域种植了棉花③四川纺织技术水平最高④泉州成为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