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写道:“十五世纪中叶到十六世纪初,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主要事实便是:教皇与世俗的宗教批评者之间的冲突是以容许新人的某种不敬神的精神进入僧侣统治集团为代价而得到避免。”与材料观点最为吻合的是( )
A.文艺复兴只限于社会上层,对天主教会冲击有限 |
B.宗教改革传播人文思想,冲击人们对上帝的信仰 |
C.人文思想的传播,缓和了教会与世俗社会的冲突 |
D.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资产阶级与教会矛盾未激化 |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A.政府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 | B.实用技术发达 |
C.普遍重视科学实验 |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工商业繁荣的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等地。与这一经济现象相关,产生了一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其中,最能从本质上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是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 B.“经世致用” |
C.“工商皆本” | D.“君主是天下之大害” |
梁启超说:“我自己的政治运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明夷待访录》)的影响最早而最深。”他从中受益最深的应该是
A.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 | B.经世致用的学风 |
C.追求个性自由的主张 | D.唯物主义的思维 |
以“异端”自命的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一生屡遭迫害,最后系狱,自刎身死。他屡遭迫害主要是因为( )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 |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
C.主张吸收佛道思想 |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
雍正所作朱批上谕,责备臣下,并不用法律上的说法,总说“你的天良何在?你自己问心可以无愧的么?”这说明雍正帝要求臣下的一个重要标准是( )
A.“存天理,灭人欲” | B.“知行合一” | C.“格物致知” | D.“致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