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DNA由5 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20%,将其置于只含31P的环境中复制3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DNA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 |
| B.第三次复制需要2.1×104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
| C.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之比为1∶7 |
| D.子代DNA分子中含32P与只含31P的分子数之比为1∶3 |
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的内分泌腺合成、分泌的微量有机物 |
| B.植物的向光性可以说明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
| C.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所以在幼嫩的果实中含量较多 |
| D.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伸长,所以在茎尖、根尖含量较多 |
2011年9月,西班牙的科学家们表示,他们研制出一种新型艾滋病疫苗MVA-B,它能够降低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程度。下列关于(HIV)和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艾滋病患者出现的病症通常与其他病原体感染有关 |
| B.HIV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原因是潜伏期HIV不能复制 |
| C.HIV侵染T淋巴细胞,因此艾滋病患者仍保留完整的体液免疫 |
| D.接种MVA-B后机体通过记忆细胞直接消灭入侵的HIV |
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中()
|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 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
| 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 | 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 |
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AB+BC=CD,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刺激C处,A、D点可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B.刺激D处,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
C.③的内容物释放到②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
D.兴奋从E到F,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人体在特殊情况下,会产生针对自身细胞表面某些受体的抗体。如重症肌无力是由于机体产生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但该抗体不能发挥乙酰胆碱的作用(如甲图所示)。“Graves氏病”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如乙图所示)。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