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关于“分离定律”的揭示和验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说—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B.孟德尔在实验数据处理中运用了统计学方法,使得遗传学研究从定量研究上升到定性研究
C.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的结果推测出F1产生配子的种类和个数,从而验证其假说的正确与否
D.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利用现代生物学手段---花药离体培养也可直接证明“分离定律”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哪一项不是基因“遗传效应”的含义(  )

A.能控制一种生物性状的表现
B.能控制一种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C.能在蛋白质合成中决定一种氨基酸的位置
D.能转录一种信使RNA

下图表示DNA分子复制的片段,图中a、b、c、d表示各条脱氧核苷酸链。一般地说,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a和c的碱基序列互补,b和c的碱基序列相同
B.a链中(A+C)/(G+T)的比值与d链中同项比值相同
C.a链中(A+T)/(G+C)的比值与b链中同项比值相同
D.a链中(G+T)/(A+C)的比值与c链中同项比值不同

某DNA分子中含有1 000个碱基对(P元素只是32P)。若将该DNA分子放在只含31P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让其复制两次,则子代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比原来(  )

A.减少1 500 B.增加1 500 C.增加1 000 D.减少1 000

甲生物核酸的碱基组成为:嘌呤占46%、嘧啶占54%,乙生物遗传物质的碱基比例为:嘌呤占34%、嘧啶占66%,则甲、乙生物可能是(  )

A.蓝藻、变形虫 B.T2噬菌体、豌豆
C.硝化细菌、绵羊 D.肺炎双球菌、烟草花叶病毒

下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正确描述是(  )

A.②和③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④的名称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当DNA复制时,⑨的形成需要连接酶
D.DNA分子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代表了遗传信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