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物种甲(2n=20)与乙(2n=16)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养形成幼苗丙,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戊若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秋水仙素通过抑制着丝点分裂,使细胞不能继续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
B.形成戊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戊不是新物种 |
C.幼苗丁细胞分裂后期,能观察到36或72条染色体 |
D.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变化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
如图表示苹果果实发育过程中各阶段激素变化的情况,其中①是细胞分裂素,②是生长素,③是乙烯,④是脱落酸,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都能促进细胞分裂 |
B.乙烯只存在于成熟的果实中 |
C.脱落酸在果实的成熟阶段中含量最高 |
D.果实发育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经实验检测出某一植株的不同器官对不同生长素浓度的反应如图所示,横坐标表示生长素物质的量浓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生长素浓度为10-9mol·L-1时,抑制根的生长 |
B.若解除顶端优势,应确保侧芽的生长素浓度低于10-6mol·L-1 |
C.低浓度生长素促进根、芽的生长,高浓度生长素则促进茎的生长 |
D.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其背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10-8mol·L-1 |
下列对植物激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 | B.对植物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
C.在植物体一定部位产生 | D.各种激素在植物体内分别独立起作用 |
植物茎尖的生长素可以向浓度比它高的侧芽部位运输。同时,在缺氧的条件下会严重阻碍其运输。这说明生长素的运输属于()
A.自由扩散 | B.协助扩散 | C.主动运输 | D.渗透作用 |
根据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类似物不能用于()
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 B.作为除草剂 |
C.人工培育无籽番茄 | D.促进香蕉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