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指出:"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这句话说明()
A.由于实践条件的限制,人们每一正确认识在深度上是有限的 |
B.在一定时代,人们不可能获得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正确认识 |
C.人们认识事物所能达到的程度,完全取决于客观条件 |
D.客观条件会妨碍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
孟子说:"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这一观点说明( )
A.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 B.主观比客观更重要 |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D.矛盾着的双方是不可分的 |
培根说:"把学问用于装饰是虚假,完全依靠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癖。"这段话的含义是( )
A.人们获得认识是为了判断是非 | B.必须将书本知识和具体实践结合 |
C.学习书本知识不如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 |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
恩格斯说:"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这告诉我们( )
A.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 | B.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
C.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 D.崇高的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 |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一句话表明( )
⑴理想的实现要靠艰苦奋斗精神 ⑵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⑶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⑷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实事求是
A.⑴⑵⑶⑷ | B.⑴⑵⑷ | C.⑴⑵⑶ | D.⑵⑶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