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安徽各地正在推进农民文化乐园建设,这引起某班兴趣小组的探究,请加入进来完成下列研究。
材料一:在文化乐园建设中,安徽坚持公有资源与非公有资源有效整合,推进建设形式标准化;加大财力保障,推进资金投入标准化。此外,构建长效机制,推进运行管理标准化。省里制定统一形象标识牌,编写《操作手册》;明确试点村“两委”有1人分管,每个农民文化乐园配备1名专职、2名兼职管理人员;建立群众需求征集、服务评价反馈等机制,真正带动一片区域、活跃一方文化、幸福一批群众。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安徽省是如何推进农民文化乐园建设的?
材料二:在文化建设经费使用、文化项目建设、特色文化活动开展等过程中要让农民参与决策,了解其文化需求,提升其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使文化形式和内容与村庄实际及村民生活密切关联,不断培育村庄文化特色,把农民文化乐园建设成为广大农民乐在其中、奋发进取、和谐幸福的文化殿堂和精神家园。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安徽各地在建设农民文化乐园的决策中,政府和公民是如何良性互动的?
材料三:农民文化乐园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平台,安徽将农民文化乐园定位为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平台、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新时期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推进功能定位标准化。
(3)结合材料三,请从文化的作用的角度,简要说明安徽省推进农民文化乐园建设的文化生活依据。
“与父母对话”为主题的班会部分摘记:
学生:“我爱我父母,但我希望我的家庭没有任何矛盾,父母不吵架,与子女间没有代沟,共筑和谐家庭。”“我想对父母说,爸爸妈妈,你们什么都好,就是有一点喜欢干涉我交友的权利,不让我与问题学生交往。”
家长:“孩子不能正确对待学习,有了一点进步就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否则就灰心丧气,一蹶不振。为此我想对孩子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失败乃兵家常事,生活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今年我省公示的新高考方案,在综合素质评价中,学生道德品德或公民素养达不到‘合格’,不能填报高校志愿,我们做父母的不能仅仅看到子女的成绩,但丁说过这样一句话‘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现在的高中学生正处在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思想上来不得半点偏差。”
(1) 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对学生与家长的话进行评析。
(2)现在的高中学生正处在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思想上来不得半点偏差。运用所学的知识谈谈你对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认识。
辨题:哲学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唯一力量。
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减速对我国的影响加深,我国财税政策进行了适时调整,释放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强烈信号,井逐步形成“结构性减税”的基调(结构性减税是针对特定税种、基于特定目的而实行的减税,是“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的一种税制改革方案)。
结合材料,分析“结构性减税”政策确立的哲学依据。
根据下述材料,运用《生活和哲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21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
材料二人民群众在监督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控制、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早在本世纪初,广东省人大代表开始就环境生态问题对政府职能部门进行依法监督,这被称这“广东现象”。2005年省政府提出建设“绿色广东”的口号,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大为增强,积极参与绿色广生态广东的建设,2006年全省建成污水处理厂88座,日处理能力达到669万吨,居全国第一,同年广东单位GDP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双双达标。
结合材料一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
结合材料二从人民群众历史作用角度谈谈你对建设生态文明的看法。
辨析: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据此,有人认为,只要经济上去啦,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就发展了,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