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 A |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 |
有气体生成,溶液未呈血红色 |
稀硝酸不能将Fe氧化为Fe3+ |
| B |
向NaAlO2溶液中滴入NaHCO3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AlO2-结合H+的能力比CO32-强 |
| C |
已知Cu2O + 2H+ = Cu2+ + Cu + H2O 将氢气还原氧化铜后所得红色固体 投入足量稀盐酸 |
溶液呈蓝色 |
CuO的还原产物不全部是Cu |
| D |
将0.1 mol·L-1 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 mol·L-1CuSO4溶液 |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 |
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的大 |
下列过程一定释放出能量的是
| A.化合反应 | B.分解反应 | C.分子拆成原子 | D.原子组成分子 |
一定条件下反应N2(g)+3H2(g)
2NH3(g)在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2min内,N2的物质的量由20mol减小到8mol,则2min内NH3的反应速率为
A.![]() |
B.![]() |
C.![]() |
D.![]() |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
| B.用锌片作阳极,铁片作阴极,电解一定浓度的氯化锌溶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锌 |
| 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
| 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
下列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
浓度最大的是
A.![]() |
B.![]() |
C.![]() |
D.![]() |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合理的是
①用pH试纸测得某新制氯水的pH为2
②不宜用瓷坩埚灼烧氢氧化钠固体
③使用容量瓶的第一步操作是先将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烘干
④用酸式滴定管量取12.00mL高锰酸钾溶液
⑤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时先润湿,则测得溶液的pH都偏小
⑥实验室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可以先将氯化铁溶解在盐酸中,再配制到所需要的浓度
| A.②④⑥ | B.②③⑥ | C.①②④ | D.②③④⑤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