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减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 )

| A.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 |
| B.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 |
| 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
| 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 |
先后用相同材料制成的橡皮条彼此平行地沿水平方向拉同一质量为m的物块,且每次使橡皮条的伸长量均相同,物块m在橡皮条的拉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加速度a与所拉橡皮条的数目n的关系如图所示。若更换物块所在水平面的材料,在重复这个实验,则图中直线与水平轴间的夹角θ将
| A.变大 | B.不变 | C.变小 | D.与水平面的材料有关 |
多用电表测电阻时,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测量前检查表针是否停在左端的 “O”位置,如不在则要进行欧姆调零 |
| B.用“×1”欧姆挡,若指针恰好在刻度30~50的正中,则待测电阻为40Ω |
| C.用“×1K”挡,若指针偏转角度太大,应换成“×100”或“×10”或“×1” |
| D.每次换挡后都要重新欧姆调零 |
如图所示,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微粒,以初速度v0,从A点竖直向上射入真空中的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微粒通过电场中B点时,速率vB=2v0,方向与电场的方向一致,则A,B两点的电势差为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一内壁粗糙的环形细圆管,位于竖直平面内,环形的半径为R(比细管的直径大得多),在圆管中有一直径比细管内径略小些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小球的质量为m,设某一时刻小球通过轨道的最低点时对管壁的压力为7mg。此后小球便作圆周运动,经过半个圆周恰能通过最高点,则此过程中小球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是
| A.0.5mgR | B.mgR | C.2mgR | D.3mgR |
如图所示,光滑的斜劈放在水平面上,斜面上用固定的竖直板挡住一个光滑球,当整个装置沿水平面以速度υ匀速运动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的重力不做功 | B.斜面对球的弹力不做功 |
| C.挡板对球的弹力不做功 | D.以上三种说法都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