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物体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0时刻经过同一位置,描述两物体运动的v—t图如图,则在0~5s的时间内,关于甲、乙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s内,两物体距离越来越小 |
B.第3s~5s内,两物体距离越来越小 |
C.两物体相遇两次 |
D.两物体只能相遇一次 |
据报道,美国和俄罗斯的两颗卫星2009年2月10日在太空相撞,相撞地点位于西伯利亚上空约805km处。相撞卫星的碎片形成太空垃圾,并在卫星轨道附近绕地球运转,国际空间站的轨道在相撞事故地点下方434km处。若把两颗卫星和国际空间站的轨道均看作圆形轨道,上述报道的事故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两颗相撞卫星相撞前是一前一后运行在同一轨道上 |
B.两颗卫星相撞时加速度不同 |
C.两相撞卫星的运行速度均大于国际空间站的速度 |
D.两相撞卫星的运行周期均大于国际空间站的运行周期 |
自1957年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后,迄今人类向太空发射的航天器已经超过4000枚.它们进入轨道后,有的因失去时效而报废,有的因出现故障而失灵,但都仍旧在太空漫游,形成了大量的太空垃圾.在太阳活动期,地球大气会受太阳风的影响而扩张而使一些在大气层外绕地球飞行的太空垃圾被大气包围,而开始向地面下落。大部分太空垃圾在落地前已经燃烧成灰烬,但体积较大的太空垃圾则会落到地面上,对人类造成危害。太空垃圾下落的原因是()
A.大气的扩张使垃圾受到的万有引力增大而导致下落 |
B.太空垃圾在燃烧过程中质量不断减小,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向心加速度不断增大,由此导致下落 |
C.太空垃圾在大气阻力作用下速度减小,做圆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将小于实际的万有引力,过大的万有引力将垃圾拉向了地面 |
D.太空垃圾的上表面受到的大气压力大于其下表面受到的大气压力,这种压力差将它推向地面 |
“神舟”六号、七号飞船相继飞向太空,已知载人飞船在起飞阶段,宇航员的血液处于超重状态,严重时会产生“黑视”(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为使宇航员适应这种情况,要进行训练。训练时,宇航员的座舱在竖直面内做匀速运动,若半径,座舱的向心加速度
,那么此座舱每分钟转过的圈数为()
A.![]() |
B.![]() |
C.![]() |
D.![]() |
一物体由斜面向上抛出做斜抛运动,从抛出到落回地面的过程中()
A.竖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 B.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C.速率先变大,后变小 | D.加速度保持不变 |
老山自行车赛场采用的是250米赛道,赛道宽度为7.5米。赛道形如马鞍形,由直线段、过渡曲线段以及圆弧段组成,按2003年国际自盟UCI赛道标准的要求,其直线段倾角为13°,圆弧段倾角为45°,过渡曲线段由13°向45°过渡。假设运动员在赛道上的速率不变,则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A.在直线段赛道上自行车运动员处于平衡状态 |
B.在圆弧段赛道上自行车运动员的加速度不变 |
C.在直线段赛道上自行车受到沿赛道平面斜向上的摩擦力 |
D.在圆弧段赛道上的自行车可能不受摩擦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