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为甲、乙两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关系的x-t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做的是曲线运动,乙做是是直线运动 |
B.甲做是先向正方向后返回的直线运动,乙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
C.甲与乙在t1时刻速度相等 |
D.甲与乙 在t1和t2两时刻相遇 |
下面是摘自上个世纪美国报纸上的一篇小文章:阿波罗登月火箭在脱离地球飞向月球的过程中,飞船内宇航员通过无线电与在家中上小学的儿子汤姆通话.宇航员:“汤姆,我们现在已关闭火箭上所有推动机,正向月球飞去.”汤姆:“你们关闭了所有推动机,那么靠什么力量推动火箭向前运动?”宇航员犹豫了半天,说:“我想大概是伽利略在推动飞船向前运动吧.”若不计星球对火箭的作用力,由上述材料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汤姆问话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B.宇航员答话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C.宇航员答话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是“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
D.宇航员答话的真实意思是火箭正在依靠惯性飞行 |
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A.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万有引力常量G |
B.第谷接受了哥白尼日心说的观点,并根据开普勒对行星运动观察记录的数据,应用严密的数学运算和椭圆轨道假说,得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
C.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 |
D.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三个给6分。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
B.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非常小,极易观察到它的波动性 |
C.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实际上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 |
D.爱因斯坦在对光电效应的研究中,提出了光子说 |
E.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这个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F.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核外电子的运动加速度增大
如图,同一均匀介质中的一条直线上有相距6 m的两个振幅相等的振源A、B. 从0时刻起,A、B同时开始振动,且都只振动了一个周期.图甲为A的振动图像,图乙为B的振动图像.若A向右传播的波与B向左传播的波在0.3 s时相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列波的波长都是2 m
B.两列波在A、B间的传播速度均为10 m/s
C.在两列波相遇过程中,A、B连线的中点C为振动加强点
D.在0.9 s时,质点B经过平衡位置且振动方向向上
E.两个波源振动的相位差为π
关于热现象和热学规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知道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伽德罗常数,就可以算出气体分子的体积 |
B.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越小,布朗运动就越明显 |
C.密封在体积不变的容器中的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增大 |
D.用打气筒的活塞压缩气体很费力,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
E.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