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对电阻丝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实验探究,现有如下器材:电源E(电动势为4V,内阻约为1Ω);电流表A1(量程5mA,内阻约为10Ω);
电流表A2(量程0.6A,内阻约为1Ω);电压表V1(量程3V,内阻约为l kΩ);
电压表V2(量程l5V,内阻约为3kΩ);滑动变阻器R1(阻值0~2Ω);
滑动变阻器R2(阻值0~20Ω); 开关及导线若干。
他对电阻丝做了有关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
编号 |
金属丝直径D/mm |
金属丝直径的二次方D/mm2 |
金属丝长度L/cm |
电阻R/Ω |
1 |
0.280 |
0.0784 |
100.00 |
16.30 |
2 |
0.280 |
0.0784 |
50.00 |
8.16 |
3 |
0.560 |
0.3136 |
100.00 |
4.07 |
①图乙是他测量编号为2的电阻丝电阻的备选原理图,则该同学应选择电路 (选填“A”或“B”)进行测量.电流表应选 ,电压表应选 ,滑动变阻器应选 。
②请你认真分析表中数据,写出电阻R与L、D间的关系式R= (比例系数用k表示),并求出比例系数k= Ω•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下图中,游标卡尺读数mm,螺旋测微器读数mm
(2)多用电表粗测电阻,已经调零且选择开关指向欧姆挡“×10”挡位,发现指针的偏转角度太大,这时他应将选择开关换成欧姆挡的“________”挡位(选填“×100”或“×1”);调零后测量,其表盘及指针所指位置如图,则待测电阻为________ Ω.
下图(甲)为某同学测绘额定电压为2.5 V小灯泡的I—U图线实验电路图.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电路连接成完整实验电路.
(甲)(乙)
某待测电阻的阻值大约为10Ω,为测量其阻值,实验室提供了下列可选用的器材
A.电流表A1(量程300mA,内阻约1Ω) |
B.电流表A2(量程0.6A,内阻约3Ω) |
C.电压表V1(量程3.0V,内阻约5kΩ) |
D.电压表V2(量程15.0V,内阻约15kΩ) |
E.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50Ω)
F.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500Ω)
G.电源E(电动势4V,内阻可忽略)
H.电键、导线若干
①为了尽可能提高测量准确度,应选择的器材为(只需填写器材前面的字母即可)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②在下列给出的方框中画出合理的实验电路图
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待测电阻RX的阻值时,下列关于由电表产生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使电阻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
B.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使电阻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
C.电压表的内电阻越大,测量越精确 |
D.电流表的内电阻越大,测量越精确 |
(9分(1)某同学用图(a)所示装置测量放在水平桌面上铁块A与木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铁块A的质量m=1.0 kg,木板B的质量m′=0.5 kg,用水平力F向左拉木板B,使其向左运动,弹簧秤示数的放大情况如图所示,则A、B间的摩擦力f=________N,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g取10 m/s2)
(2)该同学还将纸带连接在木板B的后面,通过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一些计时点,取时间间隔为0.10s的几个点。测量后的结果如图(b)所示,则金属板被拉动的加速度a=________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