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常温下,N2(气)和H2(气)反应生成4mol NH3(气)放出QkJ热量。现有甲、乙两个等体积的密闭容器,在常温下:①向密闭容器甲中通入2molN2和6 mol H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1kJ。②向密闭容器乙中通入1 mol N2和3 mol H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2kJ。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Q1=2Q2=Q | B.Ql>2Q2 | C.Q1<2Q2 | D.Q1=2Q2≠Q |
短周期金属元素甲~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丙<丁<乙 |
B.单质的还原性:丁>丙>甲 |
C.甲、乙、丙的氧化物均为共价化合物 |
D.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
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 |
B.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 |
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 |
D.在Z导管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
下列实验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常温下将Cu片放入浓H2SO4中 |
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 |
Cu与浓H2SO4反应生成SO2 |
B |
Al2(SO4)3溶液中滴加过量氢氧化钡溶液 |
生成白色沉淀 |
Al(OH)3不溶于氢氧化钡溶液 |
C |
向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再向溶液中加入新制氯水 |
溶液先不显红色,加入氯水后变红色 |
该溶液中含有Fe2+ |
D |
向某溶液中加入CCl4,振荡后静置 |
液体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
该溶液中存在I- |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氯化铁溶液腐蚀铜板:Cu+Fe3+=Cu2++Fe2+ |
B.碘水中通入适量的SO2:I2+SO2+2H2O=2I-+SO42-+4H+ |
C.硝酸银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Ag++NH3·H2O=AgOH↓+NH4+ |
D.往KAl(SO4)2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至沉淀的物质的量最大:Al3++2SO42-+2Ba2++4OH-=AlO2-+2BaSO4↓+2H2O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饱和程度越大,熔点越低 |
B.氨基酸、二肽、蛋白质均既能跟强酸反应又能跟强碱反应 |
C.蔗糖、麦芽糖、硬脂酸甘油酯酸性水解都能得到2种物质 |
D.麻黄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