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注】此诗写于长庆三年诗人任杭州刺史的次年。江楼,也称望海楼。
苏轼说“白公晚年诗极高妙”,“‘风吹古木睛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时所不到也”。请欣赏颈联的高妙之处。
关于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也有人说“夕望”二字统领全篇。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杜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有人说“惆怅”是该诗的诗眼。若是,那它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
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景情关系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送李端
卢纶①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②。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③。
注释
①卢纶、李端,同列“大历十才子”。②故关:故乡。③风尘:指社会动乱。此句意为在动乱年代,不知后会何期。
这首诗写离别之情,一个“悲”字贯串全篇,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
从“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两句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人生遭遇?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汉江临泛①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
群邑浮前浦②,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③。
【注】①汉江:即汉水,流经陕西汉中,安康,湖北襄阳,汉川,在武汉市流入长江。开元二十六年(738),王维自河西塞外返回长安。二十八年(740),升为殿中侍御史。当年秋冬之际,“知南选”,赴岭南主持当地官吏选拔。他途经襄阳(今湖北襄樊),泛舟汉江,写下了这首诗。诗题一作《汉江临眺》。
②浦:水边。
③山翁:指山简,晋代竹林七贤之一山涛的幼子,西晋将领,镇守襄阳,有政绩,好酒,每饮必醉。这里借指襄阳地方官。
诗歌颔联有怎样的画面特点?请加以赏析。
全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选择其中两种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共2小题,共8分)
哭李商隐(其二)
[唐]崔 珏
虚负凌云万丈才, 一生襟抱未曾开。
鸟啼花落人何在, 竹死桐枯凤不来。
良马足因无主踠, 旧交心为绝弦哀。
九泉莫叹三光隔, 又送文星入夜台。
[注]踠:屈曲,弯曲。
本诗题作“哭李商隐”,一“哭”字极写作者内心的悲痛。请结合全诗,概括“哭”的具体内容。
最后一句“又送文星入夜台”中,作者为什么用了一个“又”字?

古代诗歌阅读 (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海盐官舍早春
刘长卿
小邑沧洲吏,新年白首翁。一官如远客,万事极飘蓬。
柳色孤城里,莺声细雨中。羁心早已乱,何事更春风。
诗歌后两联写了哪些意象?渲染出怎样的氛围?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