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注]
苏轼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注]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十一月,苏轼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赈灾途中。
这首诗的前六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结合尾联,简要赏析“嫌”字的妙处。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小题。
双调水仙子 客乡秋夜
赵善庆
梧桐一叶弄秋晴,砧杵千家捣月明,关山万里增归兴。隔嵯峨白帝城,捱长宵何处销凝?寒灯一檠,孤雁数声,断梦三更。
注:嵯峨:山高峻貌。檠:灯台,灯架。
曲辞中哪些景象增强了诗人的“归兴”?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曲辞最后三句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试举两种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诗,然后回答问题。
诗歌一
逢入京使( 岑参 )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①故园:指长安,诗人曾住于此②龙钟:湿漉漉,泪水很多的样子
(l)根据诗句,能推断出诗人是在向什么方向行进的途中遇到入京使的?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诗歌二
雨后池上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1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注释:1檐楹:屋檐房柱
(3)试以“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鹧鸪天•重阳晚眺遇雨
李昌垣
十里平芜带晚霞,萧萧雁归宿汀沙。雨迷村外行人渡,花满溪南处士家。
思往事,负年华,梦魂飘泊任天涯。西风吹换江州鬓,独醉东篱数暮鸦。
词上片一、二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色和氛围?
词的下片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后面小题。
南乡子
陆游
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
愁鬓点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
【注】①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陆游自蜀东归。这首词为临近武昌时舟中所作。
简要说明“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在全词中的作用。
诗人在舟中主要想了哪些事情?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却恐他乡胜故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小题。
好事近·凝碧旧池头①韩元吉
(汴京赐宴,闻教坊乐,有感。)
凝碧旧池头②,一听管弦凄切。多少梨园声在③,总不堪华发。
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惟有御沟声断④,似知人呜咽。
【注】①好事近:“近”与“令”、“引”、“慢”等均属词的一种调式。
②凝碧:王维被安禄山所拘,曾赋《凝碧池》诗。
③梨园:唐明皇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号皇帝梨园弟子。宫女数百,亦称梨园弟子。后泛指演剧的地方为梨园。 ④御沟:皇宫水沟。
词的上片运用典故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词的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