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答题。(不超过80字)
寝室里的矛盾可谓千奇百怪:睡眠时间不同步,有人早睡早起,有人晚睡晚起;有人睡觉打呼噜,影响别人休息;有人不爱干净,不搞卫生……任何一个误会,都有可能引发寝室矛盾。寝室有了矛盾,该如何去化解呢?
请提两点建议,并加以简述。要求观点明确,简明得体。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知识”“兴趣”中任选一个为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两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两个句子之间在语意上形成对比。
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只要你勤奋地挤,总会有所收获;
时间是掌缝中的沙,如果你不太在意,就会全部漏光。
概括下面的消息,拟写一句话新闻。(22字以内)(5分)
日前,网友发微博称“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引发部分网友共鸣,一时间中国人“素质差”的论调甚嚣尘上。但中国式路权分配中,始终过分偏向机动车;行人的路权被严重挤压在时间上,行人等待红灯的时间过长是一大问题。
英国N.Rouphail等人研究得出英国行人可忍受等待时间45-60秒。德国道路与交通工程研究学会数据表明,德国人的忍耐限度是60秒。同济大学课题组在杭州市进行的调查,初步确定杭州市行人可忍受等待时间约为70-90秒。但相关调查显示,杭州市区路口红灯时长普遍超过100秒,最长达145秒。在京沪等一线城市行人过街等待时间超过120秒甚至180秒。
研究表明,行人等待时间小于行人最大可忍受等待时间时,行人基本能够按照信号灯色通行;反之,强行穿越机动车流的行人比例很高。
2010年上海最牛交警英文怒斥外国人闯红灯的视频红遍网络。可见,被公认为素质高的外国人在中国的这种交通管理制度下,也会无视红灯,来一把“中国式过马路”。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出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4个字
今年春节,央视推出的“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公众关注。调查得到的回答千奇百怪、五花八门,让人感慨良多,今天我们还知道“家风”是什么吗?家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儒家文化讲究“诗礼传家”,讲究“忠孝仁义礼智信廉”。对于传统士大夫知识阶层来说,“修身齐家平天下”,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最高目标。不仅统治阶层和士大夫家庭提倡“邻德里仁”和“笔耕砚拓”的“诗礼家风”,
①,中国历代不乏家风门第的典范,②。从《颜氏家训》到《曾国藩家书》,中国古代公开出版的“家训”在百种以上。如诸葛亮的《诫子书》、司马光的《训俭示康》,成为后世学子修身立志、务行节俭的名篇。在家风已然变得陌生的今天,央视此次借助关注度极高的“新闻联播”重提家风,
③。从公众的反馈来看,人们已经开始重新审视这一传统文化,认识到我们离开自己的传统已经太久了。
下面是两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它的下联(平仄不论)。
(1)上联: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下联:
(2)上联: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展宏图
下联: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一提到根的作用,可能首先想到①。这两项是绝大多数植物根系的本职工作。然而,进化史上最早出现的根,作用却并非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而是②,这种早期类型的根被称为假根,③,是因为这些根内没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通道,它仅有的作用就是固定植株。假根将植物固定在合适的生活环境中,会降低风吹和水流的影响,提高其生存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