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从清末一直到1980年代,中国人对于汉字汉语的认识有很多误区。____,____,____。____,____。简化字就是在这些语言观、汉字汉语观的背景下产生的。
在清末的观念是,中国科学落后、教育落后、文化落后、国民素质差,都是汉字繁难造成的
是汉字不能表音从而汉语文言不一致造成的
认为西文学起来容易,几乎不花什么时间就可以掌握,运用起来也非常方便
到1950年代,继续探索汉语拉丁化,推广汉语拼音新文字,认为中国语言应该走世界大同之路
1980年代计算机兴起后,汉字在输入中遇到难题,汉字再次被怀疑
| A.①②③④⑤ | B.⑤③④②① | C.②③④⑤① | D.②⑤④①③ |
下列各句中“以”表示修饰关系的一项是()
|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 B.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
| C.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 D.何以解忧 |
选出与“其孰能讥之乎”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距其院东五里 |
| 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
|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 D.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
下列句子中都包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1)匪来贸丝
(2)体无咎言
(3)距关,毋内诸侯
(4)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5)悟言一室之内
(6)冯虚御风
(7)隰则有泮
(8)少长咸集
(9)犹可说也(10)因击沛公于坐
| A.(1)(2)(4)(6)(7)(8) |
| B.(3)(4)(5)(6)(7)(10) |
| C.(1)(3)(4)(6)(7)(8) |
| D.(1)(5)(6)(7)(8)(10) |
对下列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1)死生亦大矣
(2)仰观宇宙之大
(3)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
(4)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5)客有吹洞箫者
(6)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7)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与斗牛之间
(8)有碑仆道
| A.(1)(3)/(2)(5)/(4)/(6)(7)/(8) |
| B.(1)(3)(6)/(2)(5)/(4)/(7)/(8) |
| C.(1)(3)/(2)(5)(6)/(4)/(7)/(8) |
| D.(1)(3)/(2)(5)/(4)(8)/(6)(7) |
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声呜呜然/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
| B.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 C.渺沧海之一粟/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 |
| D.羽化而登仙/而无物以相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