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它被称为“秦的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它的兴修,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一水利工程是
| A.大运河 | B.郑国渠 | C.灵渠 | D.白渠 |
下面是二战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变化表。
| 年份 |
1950 |
1955 |
1965 |
1975 |
1982 |
1985 |
1994 |
1999 |
| 年均增长率(%) |
8.7 |
5.6 |
6.3 |
-0.8 |
-1.9 |
3.3 |
3.9 |
4 |
对该表反映的美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描述,较为正确的是
A.一直萎靡不振B.保持繁荣稳定
C.起伏变化明显D.保持攀升势头
西方“步入近代”的社会巨变: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是器物(技术)方面的变革。与这些变革不相关的事件是:
| A.文艺复兴 |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 C.工业革命 | D.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
19世纪,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感觉到与她家乡那种“单调的纯净”不同,这种舒服的烟雾“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这种感受的产生反映了她:
| A.对英国环境污染的漠不关心 |
| B.对化学和医学知识茫然无知 |
| C.为本国的空气纯净深感自豪 |
| D.为工业文明到来而兴奋不已 |
“人的高贵超过了天使的高贵”是一句曾经风靡西方的名言,这句名言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 B.人的觉醒 |
| C.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复兴 | D.海外探险与扩张 |
现在,我们通过发Email就可以迅速将信件传到千里之外,这主要利益于
| A.邮政快递 |
| B.传真技术的广泛应用 |
| C.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 |
| D.航空事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