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天下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天下“统于秦”发生在
A.公元前356年 | B.公元前230年 |
C.公元前221年 | D.公元前202年 |
某班同学开展以“新中国土地制度”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土地改革使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被彻底消灭 |
B.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使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集体化的道路 |
C.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农村经济得到了发展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土地由集体所有变为农民所有 |
大字报是张贴于墙壁的大字书写的壁报,“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鼓励的大字报铺天盖地,成为“文革”中任意进行人身攻击、传播谣言、煽动闹事的重要工具。这些现象充分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期间
A.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的践踏 | B.没有制定法律 |
C.“走资派”企图夺取政权 | D.传统文化受到严重摧残 |
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于
A.1949年 | B.1952年 | C.1953年 | D.1956年 |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以下有关“一五”计划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它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 B.它掀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
C.它导致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 D.它超额完成了各项经济指标 |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下列图片中为此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