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从军不为苦,长戟短刀气如虎。男儿志在立功名,青海西头擒赞普”。诗中“赞普”是对我国古代哪一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 )
A.吐蕃 | B.南诏 | C.靺鞨 | D.回纥 |
唐朝时,科举制度得到很大发展,其基本特征是()
A.能言善辩,委以重任 |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
C.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 D.品评人才,注重门第 |
据统计,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到三分之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
A.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 |
B.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
C.科举制度改善了中央官制 |
D.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
清朝乾隆十七年,江宁人秦大士参加廷试(殿试),中状元(进士第一名),后来成为金陵名宦。殿试制度的创立者是( )
A.隋炀帝 | B.唐太宗 | C.武则天 | D.唐玄宗 |
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
A.隋文帝 | B.隋炀帝 | C.唐太宗 | D.唐玄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