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蝌蚪生长发育的作用。有人在饲养蝌蚪时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A、B、C三只大烧杯,均放入等量的清水、水草、10只大小基本相等的蝌蚪,每天均用蛋黄喂养;
②在A烧杯每天加入5mg甲状腺激素制剂,B烧杯每天加入5mg甲硫咪唑(甲状腺激素抑制剂),C烧杯不作任何处理;
③连续观察一周,每天记录一次蝌蚪的体长、四肢和尾的变化。试问:
(1)预期一周后,尾最长的是 烧杯中的蝌蚪,最先长出四肢的是 烧杯中的蝌蚪。
(2)若C烧杯内的水和食物中缺碘,则其中的蝌蚪的变化更像 烧杯的蝌蚪。
(3)在该实验中,作为对照组的是 烧杯内的蝌蚪。
如图所示,将一带叶的新鲜枝条插入盛有清水的锥形瓶中,并把瓶口密封,用一个透明的塑料袋罩住,扎紧袋口,放到光下照射。
(1)不久塑料袋内壁上出现了一些水珠,这些水珠来源于植物的_________作用。
(2)下午打开袋口,迅速将一根将要熄灭的火柴棒伸入袋中,火柴棒又复燃了,说明袋中___ __增多了,这是植物进行__________的缘故。
(3)第二天早晨再打开袋口,迅速伸进一根将要熄灭的火柴棒,火柴棒立即熄灭了,说明袋中_________增多了,这是植物进行 ____的缘故。
一些同学沉溺于电脑网络游戏,长时间的电脑辐射对他们的身体有没有伤害呢?有人做了这样一组实验:将健康的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只。甲组置于未开机的电脑前,乙组置于开机电脑前;其他饲养条件相同。六十天后获得实验数据如图。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电脑辐射对 的身体有没有伤害?
(2)实验设置的变量是 ( )
A.电脑游戏种类 B.电脑是否开机 C.大鼠的身体状况
(3)每个实验组都用了8只而不是1只大鼠,目的是。
(4)从图3的A图可看出,电脑辐射影响了组大鼠的体重增长和精子的正常发育。
(5)数据显示,长时间的电脑辐射对大鼠的健康有害,这对我们中学生有什么启示?
。
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即有角的雄性在一起活动,没有角的雌鹿在一起活动。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解释这 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草原上,兔和鹿的关系是,根据材料中提供的信息,写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2)某同学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三组模拟实验,以检验“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
①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两个相同项圈;
②乙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两个相同棍棒;
③丙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一个项圈和一个棍棒。
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若丙组平均时间(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模拟的是该草原上的。
930上述实验中,测试时要求甲、乙、丙3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 (填“相同”或“不同”) 。
实验探究题(每小题1分,共5分)
根据对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相关探究实验,回答问题:
(1)你怎样快速准确地找到成体蚯蚓的前端?。
(2)蚯蚓的体节数很多,你用什么办法估计其体节数的?又快又比较准确的方法是。
(3)我们用手指在蚯蚓的体表轻轻触摸,感觉到有刺手的结构是,它有协助运动的功能 。
(4)在实验过程中,有些同学会经常用湿棉球擦拭蚯蚓的体表,你告诉我其中的道理吗?。
(5)通过玻璃棒或光线分别刺激蚯蚓身体的前端、后端和中间部分,发现它对外界刺激最敏感的部位是身体的。实验结束后,将蚯蚓放回适合蚯蚓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在4个洁净的罐头瓶上分别贴上写有1、2、3、4的标签,然后在4个瓶中各放入两张餐巾纸,并在餐巾纸上均匀的放上10粒种子,然后按照下表中的处理方式操作,请分析回答问题:
1号瓶 |
2号瓶 |
3号瓶 |
4号瓶 |
|
处理方式 |
拧紧瓶盖 |
洒入少量的清水,使餐巾纸湿润,然后拧紧瓶盖 |
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淹没在清水中,拧紧瓶盖 |
洒入少量的清水,使餐巾纸湿润,然后拧紧瓶盖 |
置于室温环境中 |
置于室温环境中 |
置于室温环境中 |
放在低温处(如冰箱内) |
⑴ 能够萌发的只有______号瓶内的种子。
⑵ 其他瓶内的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