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读图可知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对华贸易
A.改变了对华贸易逆差局面 |
B.并未真正完全打开中国市场 |
C.在沿海地区迅速发展 |
D.造成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曾被作为最高规格的国礼赠送给给外国(见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亚非拉国家不是中国外交工作的重点 |
B.中国外交重心从倒向苏联到倒向西方 |
C.熊猫外交反映了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
D.美国先于日本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
1938年7月国民政府在武汉召开第一届国民参政会,代表包括了国民党、共产党、其他小党和无党派人士在内100多人出席。这次会议的召开
A.促进了抗日联合政府成立 | B.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C.标志着抗战转入相持阶段 | D.促使国共关系开始走向合作 |
以下各项表述,与下图中第二次社团成立高峰形成原因无关的是
A.民族危亡加深 |
B.近代工业发展 |
C.辛亥革命爆发 |
D.民主思想传播 |
1902一1094年中国翻译外国论著533种,其中英文书89种,德文书24种,法文书17种,日文书321种。据此推论较为合理的是
A.日本是西学东渐的主要桥梁 | B.中国人开始自办近代报刊 |
C.南京临时政府保障出版自由 | D.思想界存在全盘西化的倾向 |
近代某一科举考试中曾出现这样的考题:“真神独一皇上帝”、“天父下凡事因谁?耶稣舍命待何为?”据此推测,这一考试应出现在
A.太平天国时期 | B.洋务运动时期 |
C.戊戌变法时期 | D.义和团运动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