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A.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
B.反对君主专制
C.要求建立平等的社会
D.反对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史料记载:“(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民族工业的举步维艰 B.孟买棉纱质优价廉
C.手摇纺车的效率低下 D.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电视剧《我们像葵花》中有这样一组镜头:男主人公冯建军的养父冯清明在下雨收衣服时,不小心用晾衣竿碰破了家中的毛主席画像,随后被无端关押十多年。对此剧情理解正确的是
①剧情反映的当时社会现象毫无历史根据
②根据剧情判断,这一组镜头反映的是“文革”时期的历史现象
③剧情反映当时我国法制建设遭到了严重破坏
④剧情表明当时中国确实存在大量的反革命分子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右图是美国黑人作家亚历克斯·哈里的著作《根》的书影。书中讲到1760年,西非少年昆塔在独自外出时,被白人抓走,与其他黑人一起被贩卖到美洲。下列历史事件能直接说明上述事情确有发生的是()

A.迪亚士到达非洲南端 B.黑奴贸易
C.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国际关系有时会影响国家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包括服饰的流行。“布拉吉”本是前苏联地区妇女们春夏季的日常服装(如图),有段时间曾在我国广为流传。这个时期最可能是

A.20世纪20年代初 B.20世纪40年代初
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某个电影中有以下情节:“在市政厅门前的中央,正对着厦门搭了一个大讲台……讲台前面旌旗如展,其中有些三色国旗,但全部镶着红边——人民政权的标志。人山人海的广场上唱起歌来,乐队高奏《马赛曲》,号声响亮……”这部电影中的情节反映的可能是哪一时期的历史大事()

A.19世纪三四十年代 B.19世纪七十年代
C.19世纪五十年代 D.19世纪六十年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