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孔子创立儒家学说
B.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法国大革命的理论依据
C.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采纳
D.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提出“信仰得救”的主张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记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最终“中国接受”他们的条件后,失去了
①关税自主权 ②内河航运权 ③九龙司地方一区④香港岛

A.①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三星智力快车的主持人给出了提示语:“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后,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依据提示,我们应该挑选的答案是

A.上海 B.厦门 C.广州 D.福州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当(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官员董宗远上秦反对,他说:“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心矣,边境自此多事矣。”他反对签约的出发点是

A.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B.维护清朝民族利益
C.维护国家独立自主
D.学习西方技术

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来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B.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
C.认为自由贸易的原则不可侵犯 D.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