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浸润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1分钟后进行显微观察,结果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L是细胞壁,M是液泡,N是细胞质 |
B.将视野中的细胞浸润在清水中,原生质体会逐渐复原 |
C.实验说明细胞膜与细胞壁在物质透过性上存在显著差异 |
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宜作为该实验的实验材料 |
下表中亲本在产生后代时表现出交叉遗传现象的是()
选项 |
遗传病 |
遗传方式 |
父本基因型 |
母本基因型 |
A |
红绿色盲 |
X染色体隐性遗传 |
XbY |
XbXb |
B |
抗维生素D佝偻病 |
X染色体显性遗传 |
XAY |
XaXa |
C |
外耳廓多毛症 |
Y染色体遗传 |
XYD |
XX |
D |
苯丙酮尿症 |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Ee |
ee |
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的进化与无机环境的变化相互影响 |
B.突变和基因重组不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
C.进化一定导致生殖隔离,形成新物种 |
D.生物个体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
已知小麦植株高茎(A)对矮茎(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研究人员以基因型为AaBb的高茎抗病小麦幼苗为材料,通过右下图三种途径获得矮茎抗病新品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途径①③依据的原理分别是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B.途径①获得的矮茎抗病植株中纯合子占1/3
C.途径②③获得的矮茎抗病植株均能稳定遗传
D.三种育种途径获得的矮茎抗病植株中a的基因频率均为1
人体细胞中的一个DNA分子()
A.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 B.可转录形成多种mRNA |
C.复制场所是细胞核或核糖体 | D.存在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 |
研究人员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进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T2噬菌体中含32P的成分是磷脂分子和DNA分子 |
B.经保温培养、搅拌、离心后,放射性全部集中在沉淀物中 |
C.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中不会检测到放射性 |
D.本实验可以证明T2噬菌体DNA可侵入大肠杆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