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精子、神经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不都具有细胞周期,但化学成分却都不断更新 |
| B.乳酸菌、酵母菌都含有核糖体和 DNA |
| C.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含叶绿体,含叶绿体的细胞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光合作用 |
| D.抑制膜载体活性或影响线粒体功能的药物都会阻碍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 |
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假设一个精母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其中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这个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
| A.1∶1 | B.1∶2 | C.1∶3 | D.0∶4 |
人类精子发生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中染色单体散最多可达92条 |
| B.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是不同的 |
| C.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前 |
| D.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1/223 |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 |
|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 |
| C.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 |
| D.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 |
图1是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图,图2是在蚯蚓养殖池中加入一定量食用菌杂屑后蚯蚓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观点的是
| A.该生态系统能量经过了多级利用,提高了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 |
| B.合理使用农家肥可以提高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
| C.蚯蚓种群数量达到K/2值时,种内斗争最激烈 |
| D.食用菌和蚯蚓属于分解者,它们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进行 |
有三个均表现为低甲状腺激素的病人,他们分别患有甲状腺、垂体和下丘脑功能缺陷病。给这些病人及健康人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注射前30min 和注射后30min分别测定每个人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结果如下:
经诊断甲为下丘脑功能缺陷,下列对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A.病人乙是垂体功能缺陷、病人丙是甲状腺功能缺陷 |
| B.注射TRH后,三位病人的甲状腺激素浓度都可以暂时恢复正常 |
| C.表中数据不能说明“下丘脑一腺垂体一甲状腺”之间存在反馈调节 |
| D.TRH与TSH的作用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