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32P标记果蝇一个精原细胞中所有的DNA分子,然后置于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开始培养后一个细胞核中DNA数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D段与GH段的细胞中Y染色体数目一定不同
B.IJ段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数之比都是1:2
C.GH段所有细胞中含32P的核DNA分子占总数的1/2
D.KL段每个细胞核中含32P的染色体条数都相等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工受精、试管婴儿等生殖技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猪一沼一茶”是华南山地丘陵地区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由种植(茶树)、养殖(猪)、农户(人)和沼气生产(微生物)四个子系统构成。该生态农业模式()

A.是由茶树、猪、人和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B.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
C.使整个生产过程进入了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
D.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不需要外部投人

关于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依赖于水 B.需要能量驱动 C.产生温室气体 D.具有全球性

下图是某生态农场生产流程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量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往复循环的
B.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每一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C.当蚯蚓利用食用菌杂屑并将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三营养级流入第四营养级;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渐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
D.由于生产环节的增多,最终也增加了废物和污染

下面是某生态农场生产流程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量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往复循环的
B.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每一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C.当蚯蚓利用食用菌杂屑并将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三营养级流入第四营养级;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
D.由于生产环节的增多,最终也增加了废物和污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