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
B.噬菌体复制所需的模板、原料、ATP、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 |
C.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保温时间过长所致 |
D.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中,上清液存在微弱放射性可能是保温时间过短所致 |
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糖体巨大的膜面积为酶提供大量的附着位点 |
B.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为脂质和蛋白质 |
C.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直接相连从而实现相互转化 |
D.肝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只有线粒体 |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依次是()
A.核酸、蛋白质、细胞、糖类 | B.蛋白质、核酸、细胞、糖类 |
C.糖类、蛋白质、细胞、核酸 | D.核酸、蛋白质、糖类、细胞 |
下列物质中,不是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是()
A.![]() |
B.![]() |
C.![]() |
D.![]() |
白细胞可吞噬整个病菌,这一事实说明了 ()
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 B.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 |
C.大分子可以透过细胞膜 | D.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
下列关于实验鉴定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鉴定还原性糖的斐林试剂甲液与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
B.用于观察核酸在细胞中分布的试剂是甲基绿—焦宁染剂 |
C.鉴定可溶性还原性糖时,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
D.鉴定蛋白质时,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