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趾树懒是一种移动缓慢、代谢速率极低的植食动物,这种动物不直接从树冠“空投”粪便,而是每隔一段时间爬下树排便。研究发现,这种树懒到地面排便时,躲在皮毛里的树懒蛾就伺机在粪便中产卵,卵孵化后的幼虫专食树懒粪便,而羽化后的树懒蛾又会寻找树懒钻进其皮毛中。蛾死掉后被分解者分解,产生的无机氮促进树懒皮毛中绿藻的生长,绿藻能帮助树懒躲避天敌,也可供树懒食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三趾树懒和绿藻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
B.三趾树懒爬下树排便耗能较多且易被天敌捕食 |
C.树懒蛾幼虫呼吸消耗的能量来自三趾树懒的同化能 |
D.三趾树懒、树懒蛾和绿藻构成的生物群落相对稳定 |
在阳光明媚、水草丰茂的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鹿、狼、兔、鼠,还有秃鹫、苍鹰、蜣螂、细菌、真菌等,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 B.它们中的牛、羊、鹿分别组成了3个种群 |
C.它们中的动物是一个生物群落 | D.它们中的蜣螂、腐生菌是分解者 |
右图是生态系统中某元素循环的模式图,对该图说明正确的是
A.这是碳元素的循环 |
B.A与B两种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
C.图中缺少的化石燃料的燃烧 |
D.该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 |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终呈“S”型 |
B.如果时间充许,弃耕农田总能形成树林 |
C.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 |
D.营养级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分析的基础 |
农业上为有效地降低蝗虫的种群密度,可通过在田间施放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的方法来治理。性引诱剂的治理达到的目的是
A.降低蝗虫出生率 | B.改变蝗虫的性别比例 |
C.降低蝗虫死亡率 | D.改变蝗虫年龄组成 |
取燕麦胚芽鞘分别进行如下图①--⑤所示的处理:①的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②将尖端下部用锡箔遮住;③在尖端横向插入玻璃片;④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⑤切去胚芽鞘尖端。下列各项对实验结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进行右侧光照后,仍直立向上生长的是①② |
B.进行右侧光照后,弯向光源生长的是②④ |
C.单侧光照射时,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③⑤ |
D.若把④放在匀速转盘中央上,并给予右侧光照,则会弯曲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