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下表是一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调查结果,表中的A、B、C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Pn=Pg—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下图是该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烧毁前后(b点为发生火灾的时间),草本、灌木和乔木植物体内贮存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1)据表分析,能量流动是从A、B、C中 (填字母)开始的。从能量输入和输出角度看,这个生态系统仍处于逐渐发展壮大之中,判断的依据是 。
(2)据图分析,a~b段,三类植物在群落中的斑块镶嵌分布,形成了群落的 。
在整个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的变化趋势是 。
Ⅱ.下图甲是某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数值代表能量,单位是J/(cm2·y);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的两条典型食物链,请分析作答:
(3)图甲中的C包含了图乙中的哪些生物? 。
(4)某同学模拟调查该生态系统中鼠的种群数量,用玻璃进行如下实验:先从布袋里的白玻璃球中随意抓出一把(经清点共15个),并换成相应数量的红玻璃球放回布袋,摇匀后再抓出一把,经清点共12个(其中红色球4个),则布袋中原有玻璃球 个,其中将白球换成红球相当于 。
科学家用同位素标记法来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时,做过下列实验:
(1)选用豚鼠的胰腺细胞作实验材料,是因为该细胞具有的功能。
(2)本实验需在培养液中加入标记物,可供选择的物质有:被3H标记了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亮氨酸及葡萄糖,该实验应选择做标记物,原因。
(3)随着时间的变化测定细胞各组分的放射性,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测,分泌蛋白是在合成的,并沿着途径向外分泌。
(15分)红薯和土豆都富含淀粉,但红薯吃起来比土豆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在温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处于休眠期的红薯块根与土豆块茎处理30 min后测定还原糖的含量,结果如下图。
(1)由图中曲线可知,60℃时红薯还原糖含量最高,原因是
。
(2)与红薯相比土豆不含还原糖的可能原因是
。
(3)为了确定土豆中不含还原糖的原因,请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原理:
①淀粉能被淀粉酶水解为还原糖;
②。
备选材料与用具:
去掉淀粉与还原糖的红薯提取液,去掉淀粉的土豆提取液,双缩脲试剂A液,双缩脲试剂
B液,斐林试剂甲液,斐林试剂乙液,苏丹Ⅲ染液,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质量分数
为3%的蔗糖溶液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 |
![]() |
第二步 |
向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水浴加热至60℃的溶液, 水浴保温5 min。 |
第三步 |
将后,向A、B试管内各加入1 mL, 然后。 |
实验结果预测:
该实验最可能的结果是
。
如图所示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
(1)图中A、B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 (填序号),两细胞的主要区别是A无
(2)为研究各种细胞器的成分和功能,需利用方法将细胞器分离。
(3)图中④所示的细胞器是,图中⑩的功能是
(4)与根尖成熟区细胞相比,B细胞所特有的结构是。(填文字)
(5)衣藻与B细胞相比,还会含有,其功能与有关
现有人的成熟红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蛙的红细胞、鸡肝研磨液等生物材料及相关用具,请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下列实验设计并分析有关问题。
(1)为获得纯净的细胞膜,应选取上述材料中的____________做实验。选用该材料的原因是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选取的上述材料放入________中,由于________作用,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
(3)科学家将膜结构中的磷脂分子提取出来,铺在水面上,测得磷脂占有面积为S,那么该细胞膜的表面积约为_______________。
(4)通过有关方法,测得多种膜的化学成分,如下表。
上表数据显示,细胞膜与细胞器膜的化学物质组成上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发现,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均垂直排列于膜表面,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有75%排列不整齐,细胞膜厚度变小,而膜的表面积扩大,膜对离子和分子的通透性提高。对上述实验现象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A、B、C表示生物大分子,请分析推断并回答有关问题:
(1)请依次写出上图中X、Y所代表的元素,X为,Y为。
(2)图中大分子物质A的中文名称是,其彻底水解的产物是 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观察A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可选用(试剂),A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
(3)B具有多样性,若从b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