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在研究钠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做了下述实验:先向枪乌贼神经纤维里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不久可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存在24Na。如果在神经纤维膜外溶液中先后加入某药物和ATP,测得周围溶液中24Na的量如图所示。据图作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 A.加入某药物后,溶液中24Na的量不再增加 |
| B.神经纤维排出24Na需要消耗ATP和载体蛋白 |
| C.加入ATP后,细胞中24Na的量增加 |
| D.“某药物”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胞呼吸 |
作为基因的运输工具——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及理由是
| A.能够在宿主细胞中稳定地保存下来并大量复制,以便提供大量的目的基因 |
| B.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于目的基因的表达 |
| C.具有某些标记基因,以使目的基因能够与标记基因结合 |
| D.对宿主细胞无伤害,以便于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
下列关于质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质粒是广泛存在于细菌细胞中的一种颗粒状细胞器 |
| B.质粒是细菌细胞质中能自主复制的小型环状双链DNA分子 |
| C.质粒只有在侵入宿主细胞后在宿主细胞内复制 |
| D.细菌质粒都带有标记基因 |
某线性DNA分子含有5000个碱基对(bp),先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a完全切割,再把得到的产物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完全切割,得到的DNA片段大小如下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a和b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酶与b酶切断的化学键相同 |
|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a和b切出的DNA片段不能相互连接 |
| C.该DNA分子中a酶能识别的碱基序列有3个 |
| D.仅用b酶切割该DNA分子至少可得到三种DNA片段 |
某DNA分子中含有某限制酶的一个识别序列,用该限制酶切割该DNA分子,可能形成两个DNA片段是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体内。质粒上有标记基因如图所示,通过标记基因可以推知外源基因(目的基因)是否转移成功。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也不同,下表是外源基因插入位置(插入点有a、b、c),请根据表中提供的细菌生长情况,推测①②③三种重组后细菌的外源基因插入点,正确的一组是 

| A.①是c;②是b;③是a |
| B.①是a和b;②是a;③是b |
| C.①是a和b;②是b;③是a |
| D.①是c;②是a;③是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