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动物通过嗅觉感受器探测外界环境的气味分子,图为嗅觉感受器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气味分子与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结合后,再通过G蛋白激活蛋白X,蛋白X使ATP分子转化为环腺苷酸(cAMP),由此可知蛋白X具有___________功能。气味分子所引起的系列反应体现了细胞膜___________的功能。
(2)cAMP分子可开启细胞膜上的Na+通道,引起大量的Na+内流,使膜电位变为______,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到___________,形成嗅觉。
Ⅱ、下图是体育运动对学习记忆的促进作用与蛋白质类神经营养因子(BDNF)关系的部分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
(1)突触小泡中的b物质是 ,该物质进入突触间隙的方式需要依赖的理论支持是_________。
(2)运动应激能促进a过程,a过程是指BDNF基因的 。
(3)请在下图画出b物质与AMPA结合后兴奋传导至d处时,细胞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与_____离子的___________(填“外流”/“内流”)相关。
(4)据图可知,BDNF具有 和激活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的作用,从而促进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若向大鼠脑室内注射抗BDNF的抗体,将导致突触间隙内b物质的含量 (填“增加”、“不变”、“减少”)。
(5)图中c是突触蛋白,它在海马区的密度和分布可间接反映突触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有实验表明,水迷宫训练后大鼠海马区突触蛋白表达明显增强,大鼠学习记忆受损后突触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由此推测,长期记忆可能与 的建立有关.
(5分)下图表示某实验室将发电厂排出的废气(含较多CO2等)引入温室来增加植物的生长速率的研究示意图。该实验将一些生长状况相近的同种幼苗平均分成A、B两组,分别在两个相邻的温室A、温室B中培养(除气体外室内其它条件相同)。
在实验前和实验第14天,这两组植物的茎的平均高度记录如下表:
组别 |
茎的平均高度(cm) |
|
实验前 |
实验后 |
|
A组 |
10.2 |
19.5 |
B组 |
10.5 |
14.5 |
(1)该实验中▲组是对照组。
(2)试解释A、B两组结果差别的原因是▲。
(3)该实验为什么使用相邻的两个温室,而非不同地区的两个温室?▲。
(4)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如何进一步设计实验确定两组植物的生长速率的差别只是由废气引起的(实验时间:第 14 天至第 28天)?▲。
(7分)下列甲图表示某个家族患常染色体遗传病(A、a)系谱图,乙图表示另个家族患色盲病(B、b)遗传系谱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的遗传病,其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属▲性遗传。
(2)若甲图中Ⅱ-3是携带者,Ⅲ-8与Ⅲ-7为异卵双生(由不同受精卵发育而来),则Ⅲ-8的表现型是否一定正常?原因是▲。
(3)乙图中Ⅰ-1的基因型是▲,Ⅱ-3和Ⅱ-4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4)若两个家族都不带有对方的致病基因,则甲图中的Ⅲ-8(男性)与图乙中的Ⅲ-5结婚,生下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是▲。
(5)若甲图中Ⅲ-9患先天性愚型(21三体综合征),则其可能是由染色体组成为22A+X的卵细胞与染色体组成为▲的精子结合发育而成。
(6分)下列左图是细胞内遗传信息传递的部分图解,右表为部分氨基酸的密码子,请据此回答问题:
(1)若左图表示以甲链为模板合成乙链,则该过程在遗传学上称为▲,它进行的主要
场所是▲。
(2)左图中“1”和“2”表示的物质分别是▲、▲。
(3)若左图甲链中某段碱基序列为……TAC TTC AAA CCG CGT……,请根据右表推测其编码
的氨基酸序列为▲。
(4)若甲、乙两条链共含有200个碱基,且A︰T︰G︰C=2︰1︰3︰3,则含碱基U有▲个。
(6分)假设A、b是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新品种AAbb,可以采用的方法如右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称为▲。经过②过程产生的表现型符合育种要求的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
(2)过程⑤常采用▲得到Ab幼苗。与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⑤⑥的育种优势是▲。
(3)过程⑦是用γ射线处理获取新品种的方法,此法依据的原理是▲。
(4)通过过程④培育基因型为AAbbC的植株,采用的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是▲。
(5分)一个研究小组,经大量重复实验,在小鼠毛色遗传的研究中发现:
实验A:黑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全部为黑色鼠。
实验B:黄色鼠与黄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2:1。
实验C:黄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1:1。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问题(控制毛色的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1)依据实验▲可以判断,在小鼠毛色的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色。
(2)推测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合子的基因型是▲。
(3)请在答题纸相应位置的方框内写出上述实验C杂交组合的遗传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