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一物体受到1N、2N、3N、4N四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沿3N力的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现保持1N、3N、4N三个力的方向和大小不变,而将2N的力绕O点旋转60°,此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大小为( )
A.2N | B.2![]() |
C.3N | D.3![]() |
如图甲所示,均匀介质中,各质点的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线上(图中只画出前13个质点),相邻两质点间的距离相等.计时开始时质点1由平衡位置向上振动,经过6 s,前13个质点第一次形成如图乙所示的波形.再过3 s,这13个质点所形成波的形状为下图中的()
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t="0.2" s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虚线所示,则()
A.质点P的运动方向向右 |
B.波的周期可能为0.27 s |
C.波的频率可能为1.25 Hz |
D.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20 m/s |
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波传播到x轴上的B质点,在它左边的A质点在负最大位移处.在t1="0.6" s时,质点A第二次出现在正的最大位移处,则()
A.该波的波速等于5 m/s |
B.t1="0.6" s时,质点C在平衡位置处且向上运动 |
C.t1="0.6" s时,质点C在平衡位置处且向下运动 |
D.当x="5" m的质点E第一次出现在正最大位移处时,质点B恰好在平衡位置且向下运动 |
一列横波沿x轴传播,t1和t2时刻的图象分别如图中实线和虚线所示,已知t2="(t1+3/8)" s,波速v="24" m/s,则()
A.该波沿正x轴方向传播 |
B.图中质点P在t1时刻运动方向沿负y轴方向 |
C.图中质点P在1 s内向左平移24 m |
D.图中质点P在1 s内通过的路程为1.6 m |
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时刻的波形图,箭头表示波的传播方向,该列波的波速大小为v,波长λ=4L,a、b、c、d是介质中4个质量相等的振动质元.由此可知()
A.在t时刻,4个质元中动能最小的为c |
B.在t+![]() |
C.从t时刻算起,质元a将比b先到达其平衡位置 |
D.从t时刻起到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