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量的Fe与过量的稀硫酸反应,为了减缓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不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加入K2SO4溶液 |
B.加入CH3COONa固体 |
C.加一定量水 |
D.加入KNO3溶液 |
分子式为C5H10O2的酯,且有2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3种 | B.4种 | C.5种 | D.6种 |
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利用氢氟酸刻蚀玻璃 |
B.焰色反应 |
C.酒精消毒杀菌 |
D.利用油脂制取肥皂 |
恒温恒容下,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MgSO4(s)和CO(g),发生反应:
MgSO4(s)+CO(g)MgO(s)+CO2(g)+SO2(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反应时间/min |
n(MgSO4)/mol |
n(CO)/mol[ |
n(CO2) / mol |
0 |
3.00 |
2.00 |
0 |
2 |
0.80 |
||
4 |
1.2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0~2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SO2)=0.6 mol·L-1·min-1
B.反应在2~4min内容器内压强恒定不变
C.若升高温度,反应的平衡常数变为1.1,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0mol MgSO4和1.00molCO,到达平衡时n(CO2)<0.60mol
常温下,向10 mL 0.1 mol·L-1的H2C2O4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 K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HC2O4溶液呈弱碱性 |
B.B点时:c(K+)>c(HC2O4-)>c(H+)>c(OH-) |
C.C点时:c(HC2O4-)+c(C2O42-)+c(H2C2O4)<c(K+)<c(HC2O4-)+2c(C2O42-)+c(H2C2O4) |
D.D点时:c(H+)+ c(HC2O4-)+ c(H2C2O4)= c(OH-) |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1滴酚酞,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至红色褪去 |
2 min后,试管里出现凝胶 |
酸性:盐酸>硅酸 |
B |
向锌与稀硫酸体系中加入硫酸铜溶液 |
反应速率加快 |
Cu2+具有催化作用 |
C |
常温下,向浓硫酸中投入铝片 |
铝片不溶解 |
常温下,铝不与浓硫酸反应 |
D |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少量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 |
先无明显现象,后溶液变成血红色 |
不能确定溶液中含有Fe2+或Fe3+ |